- 张俊丽;李彤丰;吴惠民;林剑波;刘和平;
以不同种源的红花油茶、白花油茶、油茶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种子纵径、横径、百粒重等表型指标及种子净度、种子含水率、浸泡处理对种子萌发、种子长势的影响,以期为今后的油茶苗木快繁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本试验所收集的不同种源油茶种子质量性状差异显著,样品6(即C园艺公司的红花油茶)种子各项指标表现最优;百粒种、种子横径、纵径、种子净度、含水率与种子发芽率呈正相关,其中百粒重、种子纵径与横径大小对种子发芽率有显著影响;浸泡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
2022年01期 v.45;No.445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5K] [下载次数:5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梁燕芳;丁雯;冯宇;何源凯;黄思涵;廖广寿;
为提高园林植物的经济、景观效益,针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遭到的低温危害,主要从低温胁迫会对园林植物造成的危害、园林观赏植物对低温胁迫响应的机制、有关观赏植物的抗寒性研究和提高观赏植物耐低温性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2022年01期 v.45;No.445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下载次数:8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涂继红;王朴;康凯丽;
银木是优良的园林树种,为了保持银木的优良性状以及建立扩繁体系,以3年生幼苗当年生枝条为插穗,从扦插时间、ABT 1号生根粉处理浓度和基质种类3个方面进行了扦插试验。结果表明:经过ABT 1号200mg/L处理,在以河沙为介质的扦插床上,7月和8月的成活率最高,分别达到86%和89%。
2022年01期 v.45;No.445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5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芳;
城区移植的园林树木受到灼伤危害的现象较普遍,主要发生在移植后的头1~2年,以乐昌含笑、杜英2树种最为严重。本研究综合分析城区园林树木灼伤受损原因,通过对乐昌含笑、杜英进行了防灼伤试验,证明包扎处理对防灼伤有效果,以对树干进行包扎草绳一层后加一层薄膜再加一层草绳的效果最好。为保证杜英与乐昌含笑绿化效果,建议在配置时尽量安排在西南方向有高大乔木或建筑遮挡太阳光的场所,从而降低园林树木的灼伤程度。
2022年01期 v.45;No.445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爽;赵雁;
为了给干旱区域植物抗干旱提供理论依据,以4种地被园林植株为对象,研究其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喷施外源脱落酸(ABA)后的形态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4种园林植物均不同程度出现萎蔫、枯黄,与对照比,相对电导率、MDA、Pro和SS含量均大幅上升,增幅分别介于82%~162%、109%~1356%、641%~1082%和69%~788%之间,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干旱胁迫下喷施ABA后,4种园林植物的萎蔫、枯黄程度得到改善,与干旱胁迫相比,相对电导率、MDA、Pro和SS含量均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介于30%~67%、32%~67%、78%~89%和17%~67%之间。综合来看,外施ABA不仅能延长绿叶期、提高抗旱性,还能延长园林植物绿叶期。
2022年01期 v.45;No.445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下载次数:6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朱思雅;段建维;许彬;孟静;
盐胁迫是抑制月季生长和发育、限制作物产量、降低作物品质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子。独脚金内酯对植物在逆境胁迫下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试验以去顶后的食用玫瑰‘滇红’为材料,探讨GR24(独脚金内酯人工合成类似物)对盐胁迫下月季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月季抗盐胁迫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结果表明,随盐胁迫时间的增加,盐胁迫处理植株呈现明显受害症状,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增加;盐胁迫下外源喷施GR24,可减轻叶片受害程度,叶片中叶绿素的损耗速率下降,根系活力显著下降,相对电导率降低。说明外源喷施独脚金内酯可缓解盐胁迫对月季的伤害。
2022年01期 v.45;No.445 13-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9K] [下载次数:1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顾文毅;刘小利;魏海斌;祁银燕;牛松山;
为进一步提高地方特色"黄果梨"的品质,防止品种退化,采用访问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初选的基础上,通过外在和内在品质评定,确定复选优株,并运用多维价值理论开展优株的决选,最终筛选出4株(H10、H29、H39、H41)满足外形美观、石细胞少、高糖、低酸、低涩度的选育目标的优良单株,以期为"黄果梨"的更新换代提供科学依据。
2022年01期 v.45;No.445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桂英;李凤仪;蒙浪;
珠海市由于长期山体开挖形成大量的高陡石质边坡,这类边坡土壤贫瘠、缺水、少土,绿化难度大,植物多样性匮乏。乡土植物具有抗旱、耐瘠薄的特点,以8种华南地区乡土植物为试验材料,在珠海市山体开挖形成高陡石质边坡示范种植,持续测量株高、冠幅、地径、成活率、物候的变化,以评价其适应性及绿化护坡效果。结果显示:所有植物成活率100%,表现了乡土植物抗逆性强的特点;鲫鱼胆、石斑木、狭叶异翅藤适应性和护坡效果最好,推荐使用;草本、灌木和藤本的立体配置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护坡的效果及稳定性。
2022年01期 v.45;No.445 21-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7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谢思萌;张庐陵;
我国南北地区气候条件差异明显,冬季和夏季最高和最低气温差异大,为了维持温室温度处于植物生长的适宜范围,需要采用不同类型的温室进行作物种植。通过查阅有关温室节能措施的文献并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南北地区温室保温和降温的不同处理方法,对温室节能情况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表明:南方地区主要采用主动式节能技术,北方地区主要采用主动和被动结合式节能技术。因此,基于调查温室种类及各类温室的节能措施进行了探究思考,以期优化温室节能效果,提高温室利用率,以便温室得到更好的应用发展。
2022年01期 v.45;No.445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3K] [下载次数:4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羊芳芳;王小德;
为研究游客对文化旅游型乡村景观的偏好和诉求,以三亚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廖村为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其进行乡村景观使用后评价(POE)。分析乡村内各景观节点POE评价数据,并对中廖村各评价维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乡村旅游中,使用者更看重景观游憩性和美观性,对中廖村景观体验性满意度较高,而对黎族文化相关性满意度较低,黎族文化氛围薄弱,内容呈现方式较为单一。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中廖村提出相应策略:文化旅游型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可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传播文化内涵,并在景观设计中充分提炼文化元素,乡村旅游景观的规划不仅需要注重乡村田园体验,还需要对本土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
2022年01期 v.45;No.445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5K] [下载次数:8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熊昊洋;杨泽华;池美凤;周勇;
为了解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的植物多样性,提高校园植物资源利用率,采用实地调查法,对校园内不同区域内的植物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录。共记录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植物103科248属306种,包括草本、竹本、木本、藤本4种基本生活型。立足校园植物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利用,结合绿化配置、植物物候等信息,提出了利用建议。
2022年01期 v.45;No.445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下载次数:1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黎林梅;邢震;徐金杰;
2021年8月中下旬,在林芝市周边多地进行宽裂掌叶报春资源调查,结果表明:宽裂掌叶报春生长在海拔3200~3800m,群落结构丰富,蕨类是优势伴生植物,苔藓覆盖率高,多生长在林缘林下和岩石缝中。它在遮阴和潮湿的环境下生长良好,喜散射光,对空气含水量的需求较高,忌干旱,适生于湿润、腐殖质丰富的偏酸性土壤。结果期的果实形成少,发达的地下茎是主要的繁殖方式。
2022年01期 v.45;No.445 33-3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子赫;马建武;侯禹升;
评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对保护湿地主要功能、全面提升湿地服务价值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简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重要进展与其评估指标体系的发展,介绍当前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内涵研究概况,讨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机制及评估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文献总结,分析现有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重点、数据来源、方法与尺度的规律等,最后总结提出当前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还存在评估指标体系与研究区域不契合、研究重点单一、数据来源与方法不科学等亟待解决科学问题,并展望未来评估研究方向。
2022年01期 v.45;No.445 35-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3K] [下载次数:1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甫世玲;李雪萍;
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受到地理环境的响应,本研究基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130个传统村落位置信息和数字高程模型(DEM)、交通、经济、人口等基础数据,借助ArcGIS10.7空间分析平台工具,对大理州传统村落集中连片空间格局及其地理要素影响响应进行研究,揭示大理州传统村落集中连片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地理要素的关系。
2022年01期 v.45;No.445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3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曹鑫鑫;杨翠霞;侯东辉;
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景观,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空间布局、建筑形式及民俗文化等。辽河流域辽宁段传统村落记载了丰富的人居文化景观特征,通过对其传统村落分类的解析,从多个层面对平原水岸、山地水岸、其他型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着重剖析山地水岸型传统村落龙岗子村文化景观特征。本研究有助于发掘辽河流域历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助力辽宁地区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
2022年01期 v.45;No.445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0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晓芳;高文鑫;赵家燕;昌秦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进,民宿作为一种植根于乡村的新业态应运而生。但目前在民宿建设中存在景观单一、地域文化不突出、定位不明确等规划问题。针对这种现状,结合晋中民宿建设现状,选取晋中市3种主要建设类型乡村民宿进行研究,分别从自然生态、人文、建筑3个方面分析景观特征,从产业、生态、文化3个方向分析主题定位,对晋中民宿景观设计提出建议,以期为晋中民宿旅游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2022年01期 v.45;No.445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1K] [下载次数:1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何博;
乡村振兴战略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举措,美丽乡村建设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创造了新的保护发展机遇。研究表明,加强达州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传承村落文化络脉是根本,建设生态田园生活方式是目标,发展村落新产业是重点,提升村民文明素养是保障,并依据研究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达州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2022年01期 v.45;No.445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9K] [下载次数:1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振兴;
通过研究乡村旅游景观发展趋势,从政策导向层面对重庆区域相关发展做了相关分析,对目前重庆乡村旅游景观发展主题类型,即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的观光主题、农庄或农场旅游的体验主题、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的康乐主题和民俗文化主题类型发展进行了分析。对于未来重庆乡村旅游景观"农业+文创+旅游"的走向趋势与新型发展模式做了一定前期探索。
2022年01期 v.45;No.445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9K] [下载次数:4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方荣;金荷仙;
风水林是中国传统村落营建中必不可少的环境要素,在生态保护、园林观赏、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在介绍指南村风水林现状的基础之上,通过实地调研,阐述村落风水林的保护应用现状,总结出指南村践行群落生态保护、景观美态营建、地域文态延续的"三态"保护利用理念,以"指南红叶"主题,着力将风水林与村庄建设融合,为乡村建设中风水林的保护应用提供借鉴与思路。
2022年01期 v.45;No.445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4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郑延兴;赵红霞;
至20世纪,因多种原因,京杭大运河大部分河段运输作用被减弱和替代。2014年京杭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运河未来如何治理与发展,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响应国家号召,对运河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利用,以京杭大运河山东省聊城段为对象,研究该段运河的发展史、遗产保护措施及生态治理方案,并基于网络虚拟现实技术,提出"网络运河"概念。在综合分析运河遗产保护、环境治理、旅游规划等要素基础上,构建大运河文化带、生态旅游带、数字创意产业带、乡土产品产业链,形成运河沿岸发展"线上与线下"结合的"网络运河"模式,并通过构建聊城段运河"生态治理+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为京杭大运河沿岸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提供新思路。
2022年01期 v.45;No.445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1K] [下载次数:4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苏醒;
寺庙园林作为我国三大基本园林类型之一,是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结合的典范。寺庙园林人工景观以寺庙建筑及其附属物为主,自然景观则以自然园林风光为主。人工景观是宗教信仰在建筑上的表达,自然景观是人类宗教信仰在自然界的一种心境,一种以植物为载体的情感表达,其中,自然景观中植物是最重要的中心。以少林寺为例,通过对少林寺植物景观的分析,探讨寺庙园林中植物景观的景观艺术化表现与植物配置、禅意空间等的关系,为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2022年01期 v.45;No.445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0K] [下载次数:6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白坤;贾真;
公路的审美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以金佛山风景区天马旅游公路景观提升设计为例,从金佛山景区、天马旅游公路介绍及实现愿景,解读在自然山水背景下风景区旅游公路设计手法,提出天马旅游路景观提升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期为同类旅游公路设计提供借鉴和交流。
2022年01期 v.45;No.445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2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卢秀霞;王晓静;
以甘肃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从乡村振兴战略角度出发,深刻剖析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发掘美丽乡村建设中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价值特性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美丽乡村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途径,为甘肃地区打造宜人、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提供参考依据。
2022年01期 v.45;No.445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1K] [下载次数:4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利程;吴军;
小学生在日常教育中与自然的接触有限,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亟需对其进行自然认知教育。小学校园作为小学生最常活动的区域,是进行自然教育最重要的载体。以天津市河西区梅苑小学为例,探索了自然教育理念在小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形式,通过在校园景观中融入自然感官体验、科学知识互动、种植劳动实践等内容,将梅苑小学校园景观打造成为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自然教育课堂,对之后我国小学校园景观的自然教育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2022年01期 v.45;No.445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0K] [下载次数:8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黄明慧;芮潇;
在大量新校区不断建成的大环境下,城市内原有的老校区是去是留问题逐渐成为热点,尤其是具有历史性特征的高校校区,如何保留与改造延续其特有的空间布置及人文历史资源,成为当今高校校园设计规划与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以大学生为目标对象,试图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探讨高校老校区景观改造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
2022年01期 v.45;No.445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7K] [下载次数: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贺;
置石作为园林园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园林园艺景观设计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更好地发挥置石的功能,介绍了置石的放置方法、放置形式、特点等,并分析了现代园林园艺中景观置石的未来发展趋势。
2022年01期 v.45;No.445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7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芮潇;
随着数字信息可视化技术的成熟和VR虚拟现实技术的普及,新媒体的影响力日渐扩大,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在历史文化相关的景观设计领域的运用将更加广泛,而大运河遗产的数字化保存和推广,正是中国大运河遗产利用与展示的重要实现手段之一,通过信息可视化技术,将进一步扩大大运河考古遗址公园的影响力,延长遗址公园的可持续性。
2022年01期 v.45;No.445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7K] [下载次数:1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谭亚坤;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持续增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生态系统本就相当脆弱的滨水区域。因此,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引入海绵城市的概念,可以有效缓解水生态环境污染,改善城市排水问题,减轻水资源供给压力。基于此,对海绵城市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究。
2022年01期 v.45;No.445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9K] [下载次数:9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朱剑锋;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文化建设和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从景观设计角度来看,早期景观设计理念所沿用的仍然是西方设计理念,整体设计风格也偏向于西方化。但就现代景观设计而言,人们更加注重地域性特征的融入,尤其对地域文化的融入极为重视。这就需要在能够满足社会群体生活需求基础上,将其与地域文化相结合,既实现地域文化的传承,也能够对园林景观进行创新设计,体现出城市的文化特征。针对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进行探索研究分析,以期为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理论与实践支撑。
2022年01期 v.45;No.445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9K] [下载次数:6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常玲敏;
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城市美学、建筑美学和景观美学已从少数专业人士的欣赏逐渐变成大众参与的审美活动,公园城市正是基于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而提出的城市发展理念。在公园城市的建设背景之下,对景观进行美学研究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本研究分析了公园城市的内涵及治理理念,阐述了景观美学的概念,并从审美的角度出发,由浅入深地对景观美学的特征进行探索,提出了公园城市建设背景之下城市街头小绿地的优化设计策略。
2022年01期 v.45;No.445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5K] [下载次数:5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桑潇;
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景观设计角度出发,对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景观规划设计进行研究,探索疫情对健康社区空间景观功能的局限性,目的在于对未来社区空间景观设计发展提出设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控突发性传染疾病相匹配的治愈性景观设计体系的社区空间设计模式。
2022年01期 v.45;No.445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4K] [下载次数:2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陈倪竹;
为结合当地产业分布,构建城市绿色系统网络,运用城市设计视角,以生态园林为设计主导,生活转变为叙事脉络,文化景观为表现对象,休闲游憩为功能定位,从而打造区域中心级城市道路生态绿廊。
2022年01期 v.45;No.445 114-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1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恩生;刘冠鹏;王南;
当前,自闭症在儿童中的发病率日益增长,主要表现为语言、社会交往、运动等受到阻滞,从而产生沟通障碍等各种问题。自然环境对自闭症有疗愈作用,从风景园林学角度出发,与医学、心理学、教育等多学科交叉融合而设计的疗愈花园对自闭症的治愈有积极作用。艾尔斯卓越中心感官艺术花园,通过连续的、各具特色的独立开放空间,引导自闭症儿童使用感官系统,并以其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索空间,通过集体活动,鼓励患者进行社会交往,是风景园林促进自闭症治疗的优秀案例。
2022年01期 v.45;No.445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7K] [下载次数:20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蒋鹏远;徐雅露;申亚梅;陶一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中的植物景观在改善人居环境中承担着重要使命,目前城市植物造景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而数字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对植物景观的营造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为推动数字技术在植物造景中的全面深度融合,论述数字技术在植物景观设计、营造、维护3个阶段的重要作用,阐明了数字技术在城市植物景观营造中的发展前景。
2022年01期 v.45;No.445 120-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1K] [下载次数:6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廖娣华;宗康婷;李想;周安琪;黄春羽;刘志高;
在现代城市绿化体系中,立体绿化的重要性日益显著,本研究聚焦立体绿化造景中出色的藤本植物材料——铁线莲,简要介绍了其植物学特征、常用的种类及其应用价值,并探索铁线莲在立体绿化中的具体应用形式及适合种类,最后给出铁线莲在立体绿化中的应用建议。
2022年01期 v.45;No.445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3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松霖;
理想的闲暇状态可由"心之自由感""内生的认知、发现"2个层面来衡量,而当下都市空间中效率至上的资本逻辑、消费主义的诱导以及景观的泛滥,使闲暇面临着"自在感和主体性缺失""度量空间方式单一"等被异化的困境。通过考察成都茶馆、上海鲁迅公园等公共空间片段,提出"逃离‘瞬时’,从异化基底中抽离""注重空间的‘松散感’,鼓励个体创造性地度量",以指导能承载真实闲暇状态的都市公共空间设计。
2022年01期 v.45;No.445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9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云祥;彭军;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为防止疫情蔓延,采取了防控措施,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显著改变,对景观设计行业也提出了更多值得探索的科学问题。景观设计是最直接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所涉及到的领域种类也很多,在这种特殊的时期如何解决相应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从疫情之后景观设计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城市绿地公园为例进行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和具体实施模式。
2022年01期 v.45;No.445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1K] [下载次数:3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崔思雪;
形式美学法则,是人类经过长期的发展所总结出的关于美的规律,可以更好地指导人们去创造美的事物。在植物造景方面,就是运用植物本身的形态、色彩,在形式美法则的基础上,使植物配置出更加丰富、多样化的形式,给人们营造出视觉的冲击力,带给人们一种舒适的视觉感受。从形式美法则的角度,探讨如何将形式美学法则运用于居住区植物造景中。
2022年01期 v.45;No.445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5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于水常;
通过对北京世园会海淀区主题花坛场地的分析和思考,确立了立体花坛设计的3个原则,并提出了花坛的设计主题——科技海淀、绿色生活。详细阐述了花坛的主体设计、元素构成、游线组织、色彩搭配、植物材料及环境设计,以期为展会性质的立体花坛设计提供实践参考。
2022年01期 v.45;No.445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0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钟毅;
在当下工业遗产景观成为一种主流审美的背景下,通过比较杨浦滨江与徐汇滨江对工业遗产景观设计的不同态度和呈现方式,从活动类型和空间类型2个层面,分析公共空间中过度的工业遗产景观设计对公共空间日常生活的影响。
2022年01期 v.45;No.445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2K] [下载次数:10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希铭;
为充分发挥农业嘉年华项目农业产业科普、推广与带动的功能,分析农业嘉年华项目中主题场馆的作用,并对农业嘉年华项目如何选择场馆主题进行了实例研究,总结出农业嘉年华项目场馆主题定位的3种分类,及农业嘉年华项目场馆主题定位中的核心与重点,并根据项目实践进行阐述和介绍,为农业嘉年华项目场馆主题定位提供一个经验性的指导。
2022年01期 v.45;No.445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6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洁;李季;赵婷婷;
在乡村振兴和陕北旅游业蓬勃兴起的背景下,将陕北乡土文化与民宿庭院空间相融合,得以延续地方文化脉络、提升乡土情怀、促进产业发展。从风景园林专业视角出发,分析陕北地区自然条件、人文环境,总结民宿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以乡土性、生态性、互动性、整体性为陕北民宿的景观设计原则,从乡土景观元素的分类、空间设计的角度提出其设计策略,探索适宜陕北民宿景观营建的新途径,以期为陕北地区民宿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2年01期 v.45;No.445 142-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4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董淑龙;马姜明;
风景林在自然界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良好的风景林既能塑造优美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也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通过查阅并综合分析大量国内外文献,系统论述了风景林景观质量评价的发展概况、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提出风景林景观提升营建策略,旨在为风景林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2022年01期 v.45;No.445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6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秦慕文;
沧浪亭是江南园林中最具有整体和谐的造园形式,园中的竹子与整体环境主题深度融合。选取能够体现沧浪亭整体意境的一种植物要素——竹子造景,从其历史久、视觉美、整体美、文化美4个方面,完整深入地认知沧浪亭中竹景的多重审美价值,最后提炼沧浪亭竹境的内在含蕴,为正确解读中国古典园林的整体环境艺术系统提供依据。
2022年01期 v.45;No.445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3K] [下载次数:9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伍婷婷;唐湉;罗旭;陈飞龙;吴起;
新冠肺炎疫情过后,整个文旅行业百废待兴,乡村振兴夜游经济发展受到挑战。基于此,分析文旅夜游规划背景和对古镇的介入,深入仙女镇分析其特征,提出仙女镇文旅夜游发展策略构想,从而助力中国乡村旅游振兴发展。
2022年01期 v.45;No.445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6K] [下载次数:2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施艳婷;徐文辉;
我国乡村是自然"生长"的,处于一种自发形成与发展的状态。然而近几年如火如荼开展的乡村建设却恰恰相反,多采用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照搬照抄城市设计模式,盲目追求现代化,导致乡村公共空间与村民的生活需求及情感依托产生了断层,乡村公共空间失去活力。在此背景下,在前期决策阶段和方案建设实施阶段探讨了公众参与的形式与方法,以期为乡村公共空间景观建设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方式和思路。
2022年01期 v.45;No.445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9K] [下载次数:7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肖凤;
红色文化在中国革命历史的各个阶段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力,而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将红色文化引入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为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的红色文化,探讨研究城市公园的红色文化景观设计,以南昌市凤凰洲市民公园为例,分析研究其有关红色文化方面的景观设计,并对此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城市公园的红色文化景观设计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2022年01期 v.45;No.445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0K] [下载次数:1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郝嘉伟;李煜;
中国各民族的传统色彩继承了我国各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它源于人民对自然和美好事物热烈而质朴的渴望。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色彩之一的蒙古族色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份子。蒙古族传统民族色彩来源于蒙古族牧民与草原生活、游牧迁徙和劳作关系的密切联系,反映其思想、情感、文化审美。以成吉思汗陵景区为例,剖析蒙古族民族色彩在景观设计要素中的具体应用,探索景观设计中蒙古族民族色彩运用中突破与创新,思考地区特色景观设计的民族元素的利用。
2022年01期 v.45;No.445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3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吉民;于守超;刘美辰;侯鑫杰;王新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深化、再改革,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时代的历史交汇期,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下一步要解决脱贫地区美好生活、精神文明、生态宜居等需求问题。为从风景园林景观角度深入分析解决农村生态问题,提出以生态保护为切入点,在自然山水上做文章,推进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进而解决农民文化娱乐需求、生态保护薄弱等问题,打造满足农民生活生产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社会主义美丽乡村。
2022年01期 v.45;No.445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2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昱;崔鸣;刘乐;张雅谦;李子文;
近年来,我国多地极端天气频发,多地受雨洪内涝困扰,建校较早的高校尤其严重。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将雨洪管理与场所景观设计、行业特征表达相结合,以达到延缓径流峰值、塑造场行业特征、提升学院环境等多重目标。以湖北省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环境提升项目为例,探讨了在这一颇具行业特色的校园环境提升设计,通过将雨洪管理措施与行业特征表达、景观环境营造融为一体,达到景观空间重构、基础功能拓展、行业文化表达等设计目标。
2022年01期 v.45;No.445 162-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0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汤阳泽;张海军;
海绵公园是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昆山市大渔湖公园为例,探索了如何运用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和系统治理的海绵技术,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公园建设中,充分发挥海绵公园下渗、调蓄、净化雨水等功能,保障区域水生态安全。通过对海绵公园设计方法的探索和总结,以期为海绵公园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022年01期 v.45;No.445 165-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5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可欣;许力源;宋琳;王皓松;王嘉舒;
文化是特色小镇建设的精神内核,是特色小镇的特色所在,如何提取文化元素,并恰当地应用于景观设计中,改善当下普遍存在的"千镇一面"现象,值得深入探索研究。基于此,以大唐西市丝路文旅小镇为例,总结文化元素提炼基本原则,从整体陈设、细部设计两大方面,着力研究特色小镇景观设计中文化元素的提炼与应用方法,以期为未来提升特色小镇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提供参考。
2022年01期 v.45;No.445 168-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2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韦月露;刘柯三;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物质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转变,儿童数量快速增长,因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得儿童健康问题日益严峻。社区公园作为儿童频繁使用的户外场所,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儿童的健康需求以及社区公园的影响效果,提出符合儿童健康需求的社区公园景观设计策略。让儿童能够延长活动时间,预防和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2022年01期 v.45;No.445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8K] [下载次数:8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戴希刚;曾长立;潘磊;兰红;徐小玉;
为培养适应和支撑地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园艺人才,以江汉大学园艺专业为例,针对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学分配置、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构建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积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建立本科生导师制等方面,对园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进行较为系统的探索与实践。
2022年01期 v.45;No.445 175-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5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柏文芳;
随着现代信息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虚拟现实等新一代技术越来越成熟,其对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意义非常重大。通过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理论,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2022年01期 v.45;No.445 17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3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丘燕芬;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和企业双元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转换成为教学主导者的过程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机制体系基础上。而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更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通过分析"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明确了评"教"、评"学"的主体和对象双重身份,并进一步确定主体和对象的职责和义务、评价形式、评价内容。结合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园艺技术专业国家第二批试点专业的实践案例,依据产业特点,量化了评"教"考核标准,保障各岗位人才培养质量。
2022年01期 v.45;No.445 180-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1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芳;
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但自然条件恶劣,干旱、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频繁。近年来,气候逐渐变暖,蒸发量加剧,降水减少趋势更加显著,致使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更为敏感和脆弱,具有可恢复性低和不稳定性高,因而其高原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将极其难以恢复。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特殊性,给西宁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和制约作用。通过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特殊性的深入研究,更加全面地认知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准确掌握高原环境的特殊性,有利于对西宁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进行有意识的、理性的规划和建设,进而推动西宁市社会经济的全面持续发展。
2022年01期 v.45;No.445 182-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6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屠娟丽;张平;
创新型人才必须通过创新教育来培养,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因此要通过培养创新型教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进而提高涉农类高职院校的人才教学质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助力新农村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农创客"项目的培训,来探讨高职院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建设现状和对策。
2022年01期 v.45;No.445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5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为改进和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学习、借鉴和总结国内外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总结优秀经验,结合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实际情况,达到真正学以致用的目的,为进一步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022年01期 v.45;No.445 188-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8K] [下载次数:6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卢秀霞;冯冰;王晓静;
随着兰州市城市绿化面积的逐年增加,园林绿化废弃物急剧增多,推进园林绿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和"无废城市"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索一套适合兰州市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分析园林绿化废弃物的类别、属性及其资源化再利用的技术路径,剖析了兰州市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并从科学规划重新布局、政府驱动构建经济技术平台、加大政府扶持建立合理补贴机制、加快技术创新制定相关技术规范、强化宣传力度培养民众环保习惯5个方面提出兰州市城市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策略。
2022年01期 v.45;No.445 190-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3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禹伯;左宏辉;丁榜举;李永正;张曦;
通过研究应用于园林景观质量控制及园林施工效果过程管控的方法,传统的二维方案效果图和施工图无法充分表达设计师的设计意图,业主也较难进行施工效果把控,在施工完毕后,时常出现效果不理想、需要返工现象。使用三维虚拟技术,全程跟踪施工过程,通过精确的施工方案,从土坡堆砌、乔木种植到最后草坪铺设形成精品化园林景观,及时准确地把控各个施工节点,提升最后的施工质量与视觉效果。
2022年01期 v.45;No.445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3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博;樊超宇;
根据园林工程施工实践,从施工程序和关键技术2个方面详细阐述园林铺装技术,依据实操经验和文献分析,总结出园林铺装施工的科学做法,并阐明各种错误做法可能导致的后果,以期能够从施工技术的角度强化园林铺装施工质量,提升园林铺装工程的建设水平。
2022年01期 v.45;No.445 195-196+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4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赵厚涛;曾凡梅;黄丽;段元敏;蒋长洪;冉小凤;
贵阳市多年来一直注重道路绿地建设工作,绿地面积日趋扩大,景观要求不断提升,给后期管护工作带来更多挑战。为提升贵阳市城市道路绿化管护水平,在对贵阳市10个区(市、县)的城市道路绿地管护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通过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绿化管护策略,提升作业质量和工作效能,更好地发挥道路绿地生态功能和景观效益。
2022年01期 v.45;No.445 19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7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郭阳;
近些来,随着国家对绿化、智慧化园林的重视,各种树苗的栽培方法也成为了业内研究和学习的重点。基于国槐的栽培方法和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进行浅要分析,旨在为国槐的栽种方法提出建设性建议,进一步促进园林景观的美化。
2022年01期 v.45;No.445 199-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5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曹荣宇;
我国持续开展林业工程建设,为生态系统与森林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培育林木种苗,不仅是保证林业工程建设顺利开展的关键,也是能否顺利实现建设目标的核心要素。针对我国林业工程建设的实际,积极探索和研究林业种苗的培育技术,分析具体应用要点,提出发展趋势,为有序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推动了我国林业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022年01期 v.45;No.445 201-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7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