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欢;刘梦迪;谢兆森;唐玄嗣;凌裕平;
以3年生“夏黑”和“甜蜜蓝宝石”葡萄为试材,研究葡萄伤流液作为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伤流原液处理在促进“甜蜜蓝宝石”和“夏黑”葡萄果实膨大的同时,可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总花色苷、总糖含量。由果实综合性状来看,葡萄伤流原液处理可显著提高“甜蜜蓝宝石”葡萄果实的综合品质,“夏黑”葡萄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对比50mg/LGA3处理存在差异性,但相比清水对照品质有显著提升。
2022年16期 v.45;No.460 1-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罗玉秀;雷帆;滕守连;崔小青;
采用SSR和特异性分子标记,构建彩色甘蓝型油菜的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从509对SSR引物和30对特异性引物筛选出13对多态性位点丰富、稳定性和重复性高的引物,对引物构建10份彩色甘蓝型油菜DNA指纹图谱,利用NTSYS软件构建聚类分析图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对引物可扩增32个多态性等位位点。其中,引物P13构建的指纹能将参试材料中的普通黄花油菜与彩色油菜分开;引物P21构建的指纹能将10份材料彼此分开;聚类分析结果与其遗传背景相吻合。本研究可为彩色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真伪性和纯度鉴定提供依据,以期为进一步进行彩色油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鉴定基础。
2022年16期 v.45;No.460 4-6+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2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宏林;
从甘肃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等科研育种单位引进新育成中晚熟品种,在武山县山区旱地马铃薯主产区进行观察试验,了解品种的生育期、抗病性、抗旱性、商品性等综合农业性状,收获期实收测定产量水平,性状适宜当地推广种植的新品种。
2022年16期 v.45;No.460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彩虹;
以2年生小叶丁香为试验材料,设置磷钾2因素4水平(磷肥设置0g/株、3 g/株、6g/株、9g/株;钾肥设置0g/株、2g/株、4g/株、6g/株)配比施肥处理,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次重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与对照相比,均能显著提高小叶丁香株高、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不同施肥处理比较来看,2021年8月,T3(磷6g/株、钾4g/株)株高、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25.33%、38.55%、33.85%;2021年7月,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提高56.34%和104.57%,磷和钾施用量分别提高至9g/株、6g/株,并未对株高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产生显著影响。综合分析认为,小叶丁香育苗中,磷钾肥适宜施用量分别为6g/株、4g/株。
2022年16期 v.45;No.460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6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涛;郭慧霞;
自20世纪来,为了有效治理神木风沙草滩区的风沙问题,种植了大量的防沙治沙先锋树种沙柳被,经过多年生长,沙柳出现老龄化、生长停滞的问题。“平茬复壮”作为沙柳的生物学习性,沙柳平茬成为当地林业工作者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为提升沙柳平茬后的生态效益,以风沙草滩区沙柳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记录其衰退特征,选择最合适的平茬年龄,同时考察了平茬高度与平茬周期对于其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神木风沙草滩区应用沙柳进行造林后4年时应进行平茬、沙柳平茬高度应控制在5cm左右、平茬周期应控制在3~4a,沙柳平茬后可获得较高的生物积累量。
2022年16期 v.45;No.460 13-1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姬腾岳;文亚博;陈琛;何宝辉;路兴慧;
以27种不同生长型园林植物为对象,分析不同生长型园林植物叶片功能性状之间的差异,从而探讨不同生长型植物对生长环境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草本植物和灌木植物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乔木植物叶绿素含量;草本植物和灌木植物比叶面积的差异显著,草本植物和乔木植物比叶面积的差异显著,灌木植物和乔木植物比叶面积的差异不显著;草本植物和灌木植物干物质含量的差异显著,草本植物和乔木植物干物质含量的差异不显著,灌木植物和乔木植物干物质含量的差异不显著。草本植物偏向于R策略,灌木偏向于CS策略,乔木偏向于CS策略。
2022年16期 v.45;No.460 15-1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4K] [下载次数: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婷;文峰;王春生;田茂娟;邱建生;
松材线虫病疫木伐桩的除害处理是松材线虫病防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长期以来,贵州均采用石灰处理疫木伐桩,是否能够达到灭除松褐天牛的目的,尚缺乏有效的试验数据的支撑。为此,选择在贵州省国有龙里林场,采用埋设带有松褐天牛幼虫段木模拟疫木伐桩的方式,进行石灰与磷化铝2种处理方式的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石灰处理的埋设段木上,松褐天牛幼虫可以长期发育,不能有效灭除;采用磷化铝处理的埋设段木上,未见松褐天牛存活,能够有效灭除。因此,建议停止采用石灰处理松材线虫病伐桩,改用磷化铝处理。
2022年16期 v.45;No.460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4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德明;
通过采用不同组团及栽植养护模式,比较研究湘潭市白石公园白马湖生态浮岛13种水生植物7年间成活情况。结果表明:(1)野天胡荽、狐尾藻、黄菖蒲、石菖蒲、西伯利亚鸢尾、花叶芦竹成活及对浮岛环境适应性表现最佳;水生美人蕉、梭鱼草、千屈菜对浮岛环境有较长的适应期,适应后能长期成活并正常生长;荷花、睡莲、再力花、风车草不适宜在浮岛种植。(2)野天胡荽、狐尾藻具有较强的植物侵占性,可与黄菖蒲、石菖蒲、西伯利亚鸢尾、花叶芦竹组团种植,不适宜与再力花、梭鱼草、风车草、千屈菜组团种植;黄菖蒲、石菖蒲、西伯利亚鸢尾、美人蕉、花叶芦竹、再力花、梭鱼草、风车草、千屈菜可组团种植;野天胡荽、狐尾藻的蔓生茎能增加生态浮床的强度和使用寿命。(3)无纺布袋苗法成活率高于海绵包裹法。(4)冬季枯萎期,不修剪的水生植物成活率高于修剪的水生植物。
2022年16期 v.45;No.460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志芳;魏述亮;所冰;
网纹甜瓜是我国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瓜果种类之一,是甜瓜中的优质品种,以其漂亮的外观、绝佳的口味及丰富的营养成分成为公认的高档产品。网纹甜瓜果肉香脆,甜而不腻,深受人们欢迎。我国北方地区因气候原因,冬天天气寒冷,自然条件下网纹甜瓜无法生长。近年来,设施栽培技术日益发达,可利用设施来栽培网纹甜瓜。为了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介绍了设施网纹甜瓜的品种选择、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总结了设施网纹甜瓜的栽培及管理技术,以期推动网纹甜瓜设施栽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增加种植者经济效益。
2022年16期 v.45;No.460 33-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5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玉龙;徐震;
“羊角蜜”甜瓜整体外形形似羊角而得名,成熟后香脆甘甜,适口性极佳,含糖量较高,口感蜜甜,深受消费者欢迎。羊角蜜连续结瓜性强,单瓜重600~1000g,产量可达3600kg/667m2,种植效益较高。随着设施栽培“羊角蜜”技术的发展,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从种子选择与处理、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羊角蜜”甜瓜的栽培技术,以期推进“羊角蜜”甜瓜栽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022年16期 v.45;No.460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5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谢来泉;李建亭;孔令玉;
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是近年来农业种植方式调整的新模式,可提供品类丰富的反季节蔬菜,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其中辣椒作为蔬菜中最常见的种植作物之一,维生素C含量最高,因其特有的辛辣味常被人们用作调味品,市场需求巨大。随着辣椒在火锅、炒菜等烹调方式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蔬菜品种。随着辣椒需求量逐渐提高,可通过改良日光温室种植技术,提高辣椒在反季节的产量和质量。本研究阐述了日光温室辣椒育苗、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措施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技术参考,促进温室辣椒栽培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2022年16期 v.45;No.460 38-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6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商建超;
黄瓜不仅口感甜脆,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钙、糖类等,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细纤维素,有利于肠胃活动,既可鲜食,也可炒食或凉拌,具有清热解渴、利水消肿、美容等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从品种选择、定植、生长期管理以及病虫害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措施着手,对北方温室黄瓜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措施进行了介绍,以期推动温室黄瓜栽培的进一步发展。
2022年16期 v.45;No.460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6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梁丽红;
为探究春季大棚香瓜嫁接育苗技术,以广西地区为例,分析了香瓜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该地区香瓜种植优势与劣势,从搭建大棚和配套设施、选择砧木和接穗、嫁接方法、育苗管理、成活后管理方面给出育苗方法,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可借鉴性经验。
2022年16期 v.45;No.460 43-4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4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梦如;
银杏栽培由来已久,在积极倡导环保的理念下,种植银杏可有效改善区域环境、美化城市环境、助推旅游业发展。结合银杏种植经验,对银杏繁殖、栽培、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进行解析,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2022年16期 v.45;No.460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4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慧霞;刘涛;
樟子松具备耐严寒、耐干旱及耐贫瘠性土壤的特性,是神木地区林业建设中重要的防风固沙树种。近年来,陕西神木地区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了农田防护林项目建设,樟子松作为其主要的应用树种,创新育苗技术,提升育苗质量,对项目建设意义重大。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践,详细阐述了樟子松育苗技术。
2022年16期 v.45;No.460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瑜;
在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不断加强的背景之下,荒山造林显示出重要的应用价值与意义。阐述了荒山造林的意义,以西宁市湟中区为例,着重探讨了荒山造林的技术措施与管理技术要点,以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2022年16期 v.45;No.460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鹏;姚平;李仕伟;夏清清;金容;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的种植方式与种植技术变化大。玉米是我国的农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农业种植的主要农作物,玉米的口感以及多种吃法深受人们喜爱,提高玉米育种的效率也是目前我国玉米种植的关键。因此,研究提高玉米育种效率的技术途径与策略,可针对目前玉米育种技术的不足和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更好地解决玉米育种技术的问题,提高玉米育种的效率。
2022年16期 v.45;No.460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1K] [下载次数:6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文鸿;
目前社会上没有内涵的“临时性”景观现象频出,培养优秀的景观设计师显得尤为急迫。这将推动高校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而“近视”视角下的景观设计反推法是对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法的全新尝试。本研究以百色市园博园城市展园为对象,采用景观设计反推法,运用景观设计4个基本面的基本知识,通过身体的“近视”感知建成环境后反推文化、生态、空间和功能。由此得出:提高身体感悟力,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景观反推法是提高学生景观设计能力的最佳方法。此结论可为国内其他高校深化景观设计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参考。
2022年16期 v.45;No.460 60-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5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飞腾;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与蔓延,至今已有2年多,人们每天都面临着社区生活的挑战。这场疫情之后,人们更加注重社区景观配套的功能性,追求园区里更多有趣的活动体验空间。对于“未来社区”的景观,需提升景观设计的产品竞争力,为人们创造更合理、更舒适的景观。
2022年16期 v.45;No.460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9K] [下载次数:6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田浩;谢逸群;
通过分析近20年来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指明乡村河道景观建设存在的3个问题,认为功能水利化、空间硬质化和设计样板化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研究现状和问题,考虑乡村实际和发展趋势,从整体风貌、日常空间和生态视角等方面进行反思与分析,为以后乡村河道研究提出新的方向和视角。
2022年16期 v.45;No.460 66-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5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军;
和城市相比,乡村中存在一些特殊的地域性景观,如生产性景观,就是一种和农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乡村景观,而且还具有传播农业文化的作用,因此应积极建设乡村生产性景观。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为建设美丽乡村创造了良好条件,而开展乡村生产性景观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助力,基于此,探讨了美丽乡村背景下建设生产性景观,分析了其特征和建设理念,以期为乡村生产性景观建设提供帮助。
2022年16期 v.45;No.460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6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黄小芮;
从儿童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儿童心理和行为对空间设计的影响,涉及空间尺度、造型、色彩等元素及具体所需功能区域。力求创造安全、舒适、美观的体验性景观空间,促进儿童成长发育的同时,为当下幼儿主题公园环境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2022年16期 v.45;No.460 72-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2K] [下载次数:5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杨欢;毛静;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有必要科学设计庭院景观,科学配置植物,突出庭院景观的生态性,提升庭院景观的审美性。由于庭院植物景观配置乃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有必要多方面考虑庭院植物景观配置要素,强化庭院植物景观配置效果。
2022年16期 v.45;No.460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6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金朝;秦雷;
我国传统插花的意境往往是由组成整个作品的花材及其势、形、色以及花材的寓意等多要素共同确定。木本枝材在我国传统插花中具有限制作品大小、构成作品骨架、决定作品风格与造型、表达意境等方面的作用。我国传统文化中木本枝材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寓意,这些寓意往往与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有关,对我国传统插花的意境与韵味有着深刻的影响。
2022年16期 v.45;No.460 78-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6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磊;张韫;牛楷然;位梦瑶;
在高强度的社会压力下,城市中人们的精神健康问题日趋严重,绝大多数人们都处于精神亚健康状态。从公众精神健康角度来看,社会大众的精神健康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除了专业的精神健康疗愈场所之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众多城市社区,在人们的精神健康问题预防和疗愈中应起积极作用。文章聚焦城市社区的景观设计,从精神健康问题的原因、空间需求、体验疗愈等视角出发,挖掘城市社区环境设计中景观疗愈的可能性,创造有针对性的精神健康问题康复疗愈环境。
2022年16期 v.45;No.460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1K] [下载次数:19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张源芳;张晗;
以盐城九龙口淮剧小镇的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上位规划及现状条件,在尊重村庄现有风貌及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借由华阳河湖群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中对湿地景观和原乡感的营造,以“村在荡中,荡在村中;戏在村中,村在戏里”为核心理念,打造出集建筑、景观、文旅相融合的乡村改造项目,保证品质感,形成特色化,成为里下河原乡风貌的缩影和网红打卡点。
2022年16期 v.45;No.460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2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佳怡;安琳莉;
盛京八景是沈阳的城市历史文化景观,作为城市地标与旅游资源在城市的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但在数百年间其产生了旧址难寻、环境破坏等问题。为使其继续发挥固有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景观的优化必不可少。在分析其现状与人类需求的基础上,以其中的柳塘避暑为例,探讨盛京八景景观优化的可行方向,思考城市历史文化景观优化的意义。
2022年16期 v.45;No.460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1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晓珍;裴云;刘粤姣;
随着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自然资源越来越稀缺,资源再利用已成为当今人类必须要重视的问题。采石废弃地作为工业废弃地的一种,遗留下来的开采痕迹具有独特的景观特征,是工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生态美学的视角出发,以石材开采后遗留下来的废弃石料、工作场地、构筑物等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采石废弃地所蕴含的生态审美内涵,总结出采石废弃地景观化再利用能够表达生态美学思想中的自然共生之美与动态和谐之美,并提出直接再利用、解构重组再利用和空间重塑再利用3种方法,对采石废弃地的生态修复、资源再利用和价值转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2年16期 v.45;No.460 90-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5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柴晓钟;杨潇;王敏;
我国是农业大国,乡村问题一直是我国的重大问题。随着我国乡村振兴之路的推进,乡村的发展也进入了历史新时期,特别是乡村文化的振兴成为了乡村发展的重要目标,但同时,乡村景观设计中情感的缺失也成为普遍问题。以西昌彝族为例,探讨在景观设计时,运用乡土文化中的具象与抽象元素来实现设计的情感表达。
2022年16期 v.45;No.460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2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薛紫;
江西省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其赣派建筑风格更是别具一格。为了响应江西乡村振兴战略,提高乡村环境设计理论研究水平,以南昌“十佳美丽乡村”为例,从乡村建筑、水系构造、道路设计等方面,分析、研究安义、西湖李家等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以期为其他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2022年16期 v.45;No.460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7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路腾飞;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传统农耕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农具用品等都在不断地发生改变,而传统农耕文化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以智能化时代中原地区农耕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应用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中原地区农耕文化发展现状,分别从“具象事物场景表现”“象征事物真实再现”“精神意义情感传达”“绿色生态景观营造”4个方面进行中原农耕文化景观设计。最后,以中原的农业发展作为基础,深入挖掘中原地区农耕文明和中原民间风俗,以期更好地体现中原农村的乡村文化特征。通过强化建筑内外的协调,使游人在参观过程中了解、感受农耕文化,形成具有中原特色的景观设计。
2022年16期 v.45;No.460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5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于笑寒;
乡村旅游背景下,加快对传统村落景观的设计与优化,是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一环,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传统村落景观有着乡土文化性、历史传承性、自然生态性的优势特点,是打造层次化、生态化、地域特色化的生态景观、人文景观的绝佳之地。通过对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实现历史人文景观与自然生态景观的巧妙配合,有利于直接拉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当地民众生活质量。以江浙沪一带的传统村落景观设计实例为线索,提出结合村落生态与文化理念、强化村落田园功能区布局、注重乡村河流山脉的治理等方法,从而建设我国美丽新农村。
2022年16期 v.45;No.460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8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许锡锋;
戏曲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在丰富大众精神素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城市园林景观,在园林景观表达设计中融入传统戏曲文化能展现全新艺术风格与价值,更能促使地方发扬和传播传统文化,推动城市精神文化建设发展。以戏曲文化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为切入点,从不同层面分析戏曲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中的表达设计,展现与众不同的园林景观特色。
2022年16期 v.45;No.460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1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庆宇;王维娜;陈宇涵;曹梦昊;张波;
阐述了历史文化景观更新理论,分析了历史文化景观更新的目的、方法、构成要素,探讨了历史文化景观区更新设计的搭建,以期促使历史文化景观区的更新在城市规划中能发挥出积极作用。
2022年16期 v.45;No.460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0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金红;冯晓潼;余泳俊;胡佳琪;方圆;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城中村已变为城市发展的阻碍。以广州石牌村为例,分析了其公共空间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空间句法,选取其中“断头路”、广场空间、建筑底层空间、街巷空间等典型空间特性的优化节点代表,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实现空间的逆生长,重新激活城中村公共空间潜在活力,为城中村的改造提供新的探讨方向。
2022年16期 v.45;No.460 111-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8K] [下载次数:1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华东;
立足于现代城市对商业空间的建设原则,从物质形态、意识形态、传播介质等商业元素角度,分析了商业空间景观设计思路。基于此,提出了现代城市发展进程下的商业空间景观设计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2022年16期 v.45;No.460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1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伊航;丁香怡;韩毅佳;胡欣宇;王婧怡;王丹;
阐述了大学校园景观场所精神构建意义,分析了寒地大学校园景观场所精神营造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景观场所精神构建措施。
2022年16期 v.45;No.460 116-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8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波;卢晓萌;
环境艺术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其在发展中的主要内容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和谐关系的建立。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向前推进,当前环境设计中,生态设计理念由于其对环境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以环境设计及生态理念的含义为切入点,对环境艺术中生态理念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究,以期为环境设计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2022年16期 v.45;No.460 119-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5K] [下载次数:5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青;
分析了植物造型设计的各项要素,提出在设计过程中应尊重植物本身的生长习性与审美趣味,保持园林景观中的韵律性,与当前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与目标相结合,加强并优化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运用,以此优化园林景观设计中各种植物的有效运用,运用某种线条设计方式加强观众记忆,达到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选用直线或曲线的设计方式,带来较为明确的表达效果,注重不同物品在角度、细节、组合层面等的设计差异,达到良好的视觉设计效果,并与植物本身的生长习性相结合,以此不断丰富园林景观综合设计效果。
2022年16期 v.45;No.460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8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颖;刘刚;陈晓波;赵则民;王有菊;王丽丽;
俄罗斯花楸树原产于俄罗斯境内,引种到我国能正常生长、开花、结实的品种有“欧洲花楸树”和“西伯利亚花楸树”。可应用于园林绿化、食品和药品加工等行业,对于丰富我国花楸树种质资源,提升其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引种到我国的俄罗斯花楸树品种关于引种驯化、良种繁育、保存与利用等相关研究成果,讨论了如何开展树种改良和良种繁育工作,以期为开展品种选育和开发利用及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提供理论支撑。
2022年16期 v.45;No.460 124-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2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越童;闵宇阳;张津锐;徐文建;韩冰;
随着数字化设计的不断发展,人们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工具去塑造与展示设计成果,往往选择更为便捷、高效、多功能的数字化技术。从BIM技术概念出发,通过调研其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在风景园林项目全周期中的应用,探究BIM技术在风景园林行业的应用价值,旨在呼吁更多地应用BIM技术,以促进园林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2022年16期 v.45;No.460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2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泓樽;
日本飞鸟时代,曾派遣大量遣隋使和遣唐使到中国学习造园,从而拉开了日本建造庭院的帷幕。从中国学习造园,意味着日本的庭院会有不少中国元素,包括造园思想、造园要素和园景等。但由于地理环境等先天性的原因,使日本庭院和中国园林的风格有很大差异。通过探索,可以肯定我国古典园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应继承、保护并宣传我国古典园林文化。
2022年16期 v.45;No.460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3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康晓飞;卢静;李霞;
论述了地域文化资源挖掘利用与城市景观建设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地域文化在菏泽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了对进一步创新应用的思考。
2022年16期 v.45;No.460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9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苗青;徐树军;翟强;
印加孔雀草原产热带美洲,我国北京、河北、西藏等地有分布,2020年8月,在山西省阳泉市新城大道东侧陈家沟废弃地首次发现该植物。根据标本及细微观察,结合文献,分析印加孔雀草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入侵性等,同时,编制山西省3种万寿菊属植物检索表,以期为外来杂草的鉴定和万寿菊属植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2022年16期 v.45;No.460 137-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4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栾瑷林;
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与此同时,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逐渐提升。园林景观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设施,其有效建设能满足人们的物质及精神生活,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放松的环境。而相关单位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应该结合人们的实际需求,充分考虑审美情趣,采用合适的措施科学设计园林景观,同时还要注意色彩在园林景观中的重要性,并且要结合整个园林景观的风格,合理搭配各种颜色的植物,充分发挥不同颜色的重要作用,为人们带来视觉及精神的享受。
2022年16期 v.45;No.460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9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丁旭欢;
森林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生态资源,其管控质量是确保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能给生态修复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智慧林业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管控森林资源,真正实现智慧化森林资源管控,让森林资源管控向智慧林业方向发展,有利于推动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基于此,以智慧林业发展背景为基础,探究目前智慧林业发展现状,进而发现智慧林业在森林资源管控中的具体应用,针对具体内容采取相关措施确保智慧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2年16期 v.45;No.460 142-143+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7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永刚;李冉;陈红芝;
通过调查分析濮阳市濮上园、中原绿色庄园、戚城公园3个主要公园的植物种类、生活型及观赏特性等方面。结果表明,濮阳市公园内植资源较丰富,最终调查到175种观赏植物,隶属60科123属,优势科8种,为蔷薇科、豆科、禾本科等;亚优势科10种,为百合科、菊科、杨柳科等,其中观赏乔木占比47.43%,观赏灌木占比28.57%,观赏草本占比20%,其他观赏植物占比4%;根据观赏特性,其中有42%的多样型观赏植物,31%的观叶植物,22%的观花植物和5%的观果植物。总体来说,濮阳市公园观赏植物资源丰富,植物资源的利用和配置也形成较完整体系,但仍有进步的空间,就濮阳市观赏植物资源现状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进一步研究濮阳市观赏植物的应用,拓宽其发展领域,为生态园林建设提供参考。
2022年16期 v.45;No.460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5K] [下载次数:6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林强峰;杨松敏;邓传远;
在漳州市5类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绿地中,实地调查攀援植物的应用现状,分析其种类、应用形式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了解攀援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漳州市城市绿地中应用的攀援植物达14科20属21种;应用地点主要有墙面、棚架、篱栏、护坡、屋顶和阳台等;种植形式主要有地栽、树池和盆栽等。攀援植物非常适合用于建筑外立面的立体绿化,但攀援植物在厦门市城市绿地的应用仍存在种类单一和养护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2022年16期 v.45;No.460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4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星;
古树名木是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珍贵意义。针对故宫博物院内古油松的生长状况,分析影响古油松生长的因素,提出适应于故宫博物院具体情况的古油松养护及复壮措施,并就未来进一步开展更加科学有效的古油松保护复壮工作提出建议。
2022年16期 v.45;No.460 150-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7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修康;
在全球异常升温的背景下,极端气候愈发频繁,快速城镇化的“混凝土森林”城市面临着更大的雨洪管理压力。城市绿地作为“混凝土森林”城市的绿州,城市透水地面的主要组成,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对象。为缓解城市雨洪管理和水资源利用等问题,我国城市绿地处于快速海绵化建设或改造阶段,以优化城市水系统建设。在海绵城市设施规划布局与建设过程中,应重视海绵城市规划碎片化、无序化的问题,加强全过程专业化管理,进行系统规划、协作设计、优化施工、专业化养护,以增强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022年16期 v.45;No.460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6K] [下载次数:10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秦新永;缑婵娟;
调查了人工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林间伐后和未间伐的林分生长、林下环境变化,以探讨间伐强度对云杉人工林分生长和林下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保留木的生长显著优于对照区;林下环境变化显著;不同间伐强度的林分生长以及林下光照、幼苗密度显著高于对照区,且以重度间伐(<450株/hm~2)最为明显。
2022年16期 v.45;No.460 156-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0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侯崇源;
针对河湖水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河湖水生态修复技术因具有绿色环保、无污染、投资少等优点,成为河湖水污染治理中最有前景的技术。阐述了当前我国河湖水污染的现状,分析了河湖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原理、作用,探究了5种河湖水生态修复技术。
2022年16期 v.45;No.460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2K] [下载次数:5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宋学东;蒋志成;蒋志仁;
按照生态旅游资源质量价值评估方法,对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进行了评价,得分为88.9分。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符合一级标准。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在保护好资源的前提下,合理规划景区建设,既要突出特色,又要实现功能多元化,以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需求。
2022年16期 v.45;No.460 161-162+165+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5K] [下载次数:8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邓翔文;金秀峰;
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展随之加快,产生建筑光污染、空气污染等一系列阻碍城市持续发展的问题,城市生态修复这一概念成为落实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针。因此,屋顶模块式垂直绿化技术成为现代城市绿化的必然趋势,其既符合城市生态修复理念,具有净化空气、减少建筑光污染的作用,还可以有效减少近年来肆虐城市的雾霾。通过分析屋顶模块式垂直绿化技术,旨在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推力。
2022年16期 v.45;No.460 163-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4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卢影;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城市建设也步入转型期“,城市修补,生态修复”逐渐成为新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思想。在“城市双修”理念基础上,探讨河北燕郊潮白河区域的生态修复设计,及其对城市生态景观产生的影响。通过对上位规划的解读,结合潮白河地理区位,调研分析潮白河现状,发现其存在的严重问题,提出生态优先、以人为本、文化内涵、可操作性、安全性、艺术性的六大修复设计原则,从水系规划、水体净化、景观面貌3个角度创建活力、清洁、优美的潮白河生态绿廊。
2022年16期 v.45;No.460 16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4K] [下载次数:5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向海兵;林杨;肖炜;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传统产业的衰落,导致一些土地被遗弃,这些棕地阻碍了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效修复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工业污染场地及废弃的土地,已成为建设“美丽中国”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中之重。采用层次分析等方法,从生态特性、观赏特性两方面,研究长沙市棕地生态修复及其生态与景观效应。记录植物共49种,其中,乔木15种、灌木23种、地被植物7种、藤本类植物4种,通过综合评价经过生态修复的棕地样地,其综合评价排名如下:A类地>D类地>E类地>C类地>B类地,并以此为依据,对长沙棕地生态修复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2022年16期 v.45;No.460 169-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6K] [下载次数:6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徐立;贺瑶瑶;林芯如;蒋硕凡;宋骁爽;
当前,人工湿地选址主要是基于景观风貌等人文美学因素及水质地质等自然因素的考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工湿地选址的广泛性与合理性,对于后续管理及运营产生一定影响。在系统梳理天津市现有人工湿地的情况下,深入分析区域经济条件、交通情况、空气质量、植被、水源等综合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工湿地选址的影响,结合人工湿地在建造和运营过程中给周边环境带来的各方面效益,为人工湿地选址提供更全面、系统、科学的思路。
2022年16期 v.45;No.460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6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卫佳;
极端高温现象经常发生在世界各地,森林火灾频率增多。森林资源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火烧后的地块难以恢复到原始森林面貌,大量森林植物损毁,生态环境恶化,破坏了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研究森林火烧迹地的生态修复,对于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和净化空气质量等有重要意义。作为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恢复模式,总结火烧迹地森林修复措施和原则。
2022年16期 v.45;No.460 175-176+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7K] [下载次数:6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所坤;
杉木在师宗县栽培历史悠久,已形成了一个从种植到加工的完整、重要的林业支柱产业,但在有限的林地上因多轮纯林连作,种植中的不合理营林措施及传统利益观念,使杉木人工林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若不加以重视,种植者减收,生态受损,阻碍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当前全县杉木人工林退化林分的形成原因,指出了树种单一、多轮纯林连栽、种植密度过大导致林木因此受病虫害为害、营养不足和地力衰退而导致了退化,结合县林产业发展的实践,针对不同原因形成的退化林分提出了通过各种营林技术措施实施修复,以期为今后的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2022年16期 v.45;No.460 17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8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